资深玩家
  
- 贡献度
- 1414
- 金元
- 89220
- 积分
- 14638
- 精华
- 6
- 注册时间
- 2011-12-21
|
本帖最后由 skywalkermib2 于 2020-9-30 12:03 编辑
事件回顾(按时间先后顺序):
1、部分品牌的部分型号的RTX3080在上市后遭遇CTD(crash to desktop,跳出桌面)问题,尤其当boost频率接近/达到/超过2GHz时,大概率触发CTD或者BS(black screen,黑屏);其中,某虹的AD RTX3080,受灾范围最广,案例最多;
2、国外的一家类似于自媒体的硬件评测组--igor's lab,发表声明,称30系稳定性与背部的POSCAP电容(导电性聚合物钽固体电解电容器)负相关。也就是说,采用的POSCAP越少,混入的MLCC(多层陶瓷电容)越多,那么就稳定;
3、EVGA和ASUS相继公布自家产品“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并采用全MLCC或者混用的方案.
至此,第一批30系用户正式被扣上了“Nv测试小白鼠“的帽子,并且似乎扣得非常合理,前有国外评测组分析,后有厂商发声,这比2080ti首发花屏时对是否镁光显存背锅(虽然事后证实三星VRAM也会花屏,更大的可能性是公差误差过大导致的核心压损)的举棋不定,更加笃定~~~
正好,我是小白鼠中的最小白那位,头铁买了某嘉“6 POSCAP电容”的RTX3000系。不甘心啊,又重新研究了一番~~~
1、首先,我想到,以之前曾经干过一段时间的板卡评测编辑的工作经验,虽然不专业,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那就是GPU的供电品质,包括电压杂波过滤,低频/高频杂讯过滤,电流稳流,主要是由GPU供电模块,而不是GPU背部的那几颗成本不到几十元的电容决定的。GPU供电模块的供电相数、PWM控制芯片、电感类型、mosfet场效应管的散热情况,才是决定GPU供电品质的关键;
还有一点更重要的,如果mlcc那么牛,为什么全MLCC设置的某硕TUF,预出厂的TDP/boost都不如全“POSCAP”的某嘉呢?
2、有了以上认知,我开始进一步去分析igor的文章,发现他们连POSCAP和SPCAP都分不清:
老牌业界网站TPU给了正确的说明,并非所有采用非MLCC电容的产品,使用的都是POSCAP,而是还有SPCAP,后者比前者具有更低的ESR阻值和更好的热稳定性,性能更强。igor想当然的把所有的非MLCC电容都归纳成了POSCAP,这是非常错误的;另外,即便是更加差劲的POSCAP,其ESR阻值、热工作稳定性都高于MLCC,成本也比10颗MLCC更高,不存在“缩成本”的原因,而MLCC的优势在于高频响应速度,但ESR高,热稳定性较差,也容易出现DC偏置(电容值随着电压改变而改变,POSCAP/SPCAP不会有偏置问题),因此,混用MLCC和POS/SPCAP,才是最合理;
3、那么,到底能不能全部使用SPCAP?
某嘉终于做出了正式的官方声明,当spcap的性能系数,达到一定程度时,完全没问题~~~例如,470uF(微法拉第)的超低ESR值的全SPCAP阵列,等效2820u的有效电容值,这个远远好于Nv官方对30系制定的电容性能标准,也高于现在的行业标准;
4、某硕的声明,是怎么回事?
截止昨天,其实某硕一直没有发布正式的官方声明,一切都是某硕中国区网红--普普通通Tony大叔的自导自演
更有意思的是,大批某硕YES的帖子攻占了卡吧,并且,连管理员都没有权限删除!!!这就很牛批了!!!一个明明是downcost,为了缩成本,全部使用了MLCC电容的厂商,被一篇连POSCAP和SPCAP都分不清的所谓外网真相文,歪打正着后,竟然借此标榜自己QC负责!为广大玩家着想!所幸,这只是人家网红大叔的自我YY~~~
5、更多证据表明,电容不背锅
6、新驱动实锤电容门就是一出大戏
前天,Nv针对闹得沸沸扬扬满城风雨的30系CTD和电容门事件,放出了一个新驱动,解千愁。如果真是硬件bug,驱动怎么解千愁,不会是负优化,降低boost和tdp,修正性能过剩吧?
本人实测,升级新驱动后,某嘉RTX3090 gaming oc,原来只能core+65稳定的频率, 现在可以拉到+155,此时最大boost频率达到2175MHz,游戏内可以维持2100MHz左右的频率,最大TDP 400w(刷了asus的strix oc的bios,485W,但是频率反而上不去,原因未知);
核心+155/显存+750的OC下,最极限的3dmark pt 20圈压力测试(45分钟满TDP测试)顺利通过;
古墓丽影:暗影,3840x2160分辨率 + DLSS OFF + SMAA4X(4倍4K分辨率渲染缩放),新驱动fps为46;
旧驱动为45FPS;
也就是说,无论是超频空间、稳定性和性能表现,新驱动都比旧驱动更加强大,并没有负优化之说;
7、更多性能测试
8、关于RTX3090显存作用的一些认识
基本上,RTX3090在一些游戏的性能表现上,综合比RTX3080领先15-20%左右,不算很大,但是,考虑到显存因素,就不一定了。
先来看个PConline的测试,我甚至可以标题党:惊!RTX3090领先RTX3080最高达1500%!当然,这是8K的测试环境,比较小众,我们来看看实际的~~
对于一个画面党而言,我使用的是65寸的4K HDR Z9D,为了临场感和代入感,视距1.5M,这样4m抗锯齿的效果就没有了,加上屏幕大,4K分辨率下如果不开抗锯齿,狗牙也比较明显,但是现在很多游戏又只有模糊的后期抗锯齿(TAA/FXAA),我只能通过分辨率超采样,实现更精细的画质,例如DSR到6K~~~
漫威复仇者联盟,6K分辨率,12GB显存占用
质量效应仙女座,6K分辨率,14.7GB显存占用
刺客信条:大革命,4K分辨率+8MSAA,13.4GB显存占用
地平线:零之曙光,6K分辨率,12.7GB显存占用
全境封锁2,6K分辨率,17.5GB显存占用
使命召唤16,6K分辨率,13.5GB显存占用
光明记忆RTX测试,DLSS OFF,12GB显存占用
以上设置,2080ti无论是单卡还是sli,都会卡顿,因为11GB的显存的确够呛,RTX3080的10GB应该也会是同样效果。不过,毕竟像我这么纠结处女座的画质党是很少的,大家平时使用4K分辨率游戏,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评分
-
2
查看全部评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