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玩家
  
- 贡献度
- 1414
- 金元
- 89220
- 积分
- 14638
- 精华
- 6
- 注册时间
- 2011-12-21
|
本帖最后由 skywalkermib2 于 2020-9-24 03:08 编辑
评测对象:某嘉RTX3090 Gaming OC购买方式:首批RTX3090所有的品牌货源分到中国市场总共500块,和3080一样免不了遭到HN的哄抬爆炒,所幸之前干媒体评测工作的时候结实一些工厂的朋友,还是能够正常价格拿到一片的,根据朋友提供的信息,这次价格异常还是逃不开20系库存清理的原因,80/90的供货在双11前后会逐渐恢复正常,建议机会成本低、没有特别急切需求的朋友,持币观望~~~
开箱简介:某嘉RTX3090 gaming OC(以下简称GOC),显卡高度为2.75槽,供电接口采用2x8pin,双BIOS(静音/超频,默认在OC挡),加速频率1440MHz/1755MHz(在目前曝光的RTX3090产品中,包括FE版本/AIC版本,加速频率第2高--MSI TRI X魔龙为1785MHz,ASUS ROG STRIX为1695MHz),TDP 370W(Slient Mode)/390W(OC Mode,实测峰值可以达到400W),根据overclock.net论坛的评测推荐,这款显卡是在ROG STRIX铺开前(目前只有少量卡,还被炒到了2W5),是最好的替代品(TDP/加速频率最接近,双8pin也只是让mosfet管温度高出2-3℃)~~~
挺简单的包装盒,毕竟准丐版(真改版是eagle,没有双BIOS),体积比2080ti gaming oc大出不少,也重了不少~~~
90mm x2风扇+80mm x1风扇,中间风扇反向旋转,理顺风流,增加风压
金属背板质感可以,不像某龙宣传的什么“轻质金属复合石墨烯xxxx”,其实就是塑料~~~后部镂空是为了让气流穿透背板形成更顺的风道,GDDR6X发热太大,必须开天窗了~~~
比较一般的RGB 1677万色logo灯~~反正冷头回来上水就扔了~~
比其他非公多出2个HDMI 2.1~~~我用的4K HDR TV,所以hdmi接口对我来说正好有用~~
上机有一个小插曲,技嘉这回的RTX3090 GOC并未采用公版(reference)的PCB设计,而是Custom(非公),并且非常的非公——它的双8pin供电口没有直接焊在PCB上,而是通过软飞线的方式与PCB的输入口连接(因为要配合显卡后部开天窗的设计,以利于风道散热,事实证明的确有用,满载时天窗部分热气升腾放手不能),这会导致有一定概率,当你把PSU电源的8pin PCI-E供电口X入时,双8口里面的针脚会往后缩~~~所幸我没有遇到这种情况~~
这块卡长320mm,inwin909的箱子在前面板安装散热风扇后,正好容下~~~有惊无险~~~这回的3090的身材,劝退了一众ATX小箱了~~~
整机光污染,城乡结合部夜店风,也可以说是赛博朋克2077预备役吧~~
待机状态度的GPU-Z信息,默频1395,加速频率1755(在FE和一众AIC里算第一阶梯了),显存容量24GB,位宽936.2GB/s,室温28℃,待机温度最后稳定到31℃,不得不说某jia的风扇设计成方向相反的,的确有利于理顺风流增加风压,配合尾部的天窗设计,一定程度增加了热交换效率~~~
都说这代出厂即灰烬,频率很难拉,我就保守的超了一下(GDDR6X的显存除外,很好拉,直接21GHz走起,此时显存带宽达到了1TB/s)
解答一个关于GDDR6X的功耗的疑惑,运行8K 3DMARK PR光追测试,20GB显存占用+21GHz显存频率的时候,整卡功耗(Board)峰值为400W的时候,显存功耗峰值为134W,GPU功耗峰值接近200W~~~也就是说,GDDR6X在极限状态下的功耗并没有传闻中的200W那么恐怖,但也是够呛~~~
这24GB显存,跑3D Mark port royal 8K的时候用了将近20GB~~这只是灵感突发的测试,想看看极端情况下24GB显存能不能撑得住~~~
性能评测部分:
说明:
1、本人是极限画质党,因此测试程序大部分会采用4K+极限设置的方式进行,并且优先测试光追部分的跑分,因为说白了作为一个画质死忠,我入20系/30系的主要目的还是体验RT效果,传统光栅效果也很重要,但我会稍晚放出(今天传图大小达到了,下午继续更新更多跑分);
2、本人是超频党,因此对比的是RTX3090 OC 1850MHz/21GHz(GPU/VRAM频率)和RTX2080Ti OC 2100MHz/16GHz(同前)的性能表现,两者都是OC,不过RTX3090的频率更低~~~
古墓丽影-暗影:4K\SMAA4X(4倍渲染量等效于8K)\光追效果最高\所有画质效果最高\DLSS关闭
评测方式:游戏自带benchmark
RTX3090 GOC跑45FPS,2080ti OC跑28FPS,RTX3090的领先幅度为61%;
Control:4K\DLSS关闭\光追效果全开\其他效果全部最高
评测方式:选取帧率最低的地图--“行政中心”,用msiafterbuner记录5min的平均帧率
在帧率最低的地图“行政中心”,RTX3090 OC跑41fps,2080Ti OC跑27FPS,领先幅度为52%
3D Mark光追测试Port Royal:4K\抗锯齿\光线追踪质量全部手动设定最高
测试方式:GPU单项分数
这是一个非常极限的测试环境,因为3DM的光追测试场景囊括了当下几乎所有的DXR光追效果,包括RT反射、RT阴影、RTGI、RT散射等等,因此,RTX3090 OC只能跑19FPS(第二张3090要等到十一后才回来,到时候我会补上NVLINK的测试),2080ti OC跑11FPS,领先幅度为73%;
在官方默认的画质设定下,RTX3090 OC的GPU单项分数是13541,2080Ti OC的为9500,领先幅度为43%;
3D Mark传统光栅性能测试:全部使用软件各个测试项目的官方最高级别的设定进行跑分
评测方式:GPU单项分数
TSE的RTX3090 OC的GPU单项分数为10718,2080Ti OC的跑分为6891,领先幅度为56%;
FSU的RTX3090 OC的GPU单项跑分为13182,2080Ti OC的跑分为9122,领先幅度为45%;
3DMark 8K DLSS ultra性能模式测试
测试方式:GPU帧数
RTX3090 OC跑35FPS,2080Ti 跑23FPS,领先幅度为52%
稳定性测试:超频,Core +75(boost最高1910MHz,TDP最大390W),VRAM +750(等效21GHz)
都能安全通过测试
更多游戏测试数据将于今天晚些时候放出~~~
总结:RTX3090的cuda数量相比2080ti提升了几乎整整1倍,但性能提升并未达到100%,这是因为当前的游戏采用的是int32整数+FP32浮点的方式调用显卡的运算资源,但是有一半的FP32单元和int32单元捆绑在了一个模块内,导致当int32整数指令下来时,这部分FP32单元就当机了,只剩下一半的FP32单元(也就是俗称的CUDA)能用,而现代游戏INT32/FP32的指令比例平均是1/3,那么,实际上,在一个游戏过程中,有1/2x1/3=1/6的FP单元是闲置的,并且,加上CUDA数量提升和功耗提升间的关系,决定了当CUDA提升到一定程度后,性能提升会明显降低,因此,即便加上三星8nm工艺的加持(实际上这个8nm工艺知识12nm工艺的升级改良版,并非GA100核心使用的7nm),GPU的性能提升和CUDA间的提升是不成正比。并且,这代使用了GDDR6X显存,非常耗电,24GB GDDR6X 21GHz的峰值电量几乎可以达到130W,也就是说3090规定的390W中GPU的功耗只有260W左右,这就导致GPU很容易撞功耗墙然后频率降低,因此RTX3090的boost频率远不如2080ti~~~
但是,更先进的RT core、tensor Core,几乎翻倍的cuda数量,翻倍还多的显存容量,决定了当分辨率越大、光追效果越多、DX版本从11升级到12的时候,RTX3090领先RTX2080Ti的性能也就越大。
以上总结只是初评总结,更多游戏评测数据出来后我会继续写更完整的总结~~~没有评BF5鹿特丹光追,太累了~~休息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