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隧道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全长54公里,海底部分23公里,1964年动工,1987年建成,前后用了24年时间。 
这就是日本的青函隧道。青函海底隧道是日本本州青森地区和北海道函馆地区之间津轻海峡挖通的一条的海底隧道。 
1988年3月13日,青函隧道正式通车,从而结束了日本本州与北海道之间只靠海上运输的历史。 
青函隧道的工期长达24年,共耗资6890亿日元。海底复杂的地质断层和软岩构造,曾出现多次严重渗水事故,其中一次仅排水就用150多天。为此,创造了防止隧道漏水等先进技术。 
为确保列车安全,还在隧道内建有两座避难车站和8个热感应点,装有火灾探测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地震早期探测系统、漏水探测器等设备。一旦发生危险,列车可迅速就近驶入避难车站,乘客可通过两侧能收容上千人的避难所或倾斜坑道脱离险境。 
由于工程极其复杂,施工条件又非常差,自隧道动工以来,已有33名工人丧生,1,300人伤残。隧道两度被海水淹没,第一次发生在1969年,海水将岩缝冲大,每分钟涌入11吨,水在斜井里上升了150米。工人们花了近5个月时间将积水抽出,后来在整个隧道周围灌上一层厚达4.5米的水泥浆,并用钢板把岩缝堵住。 
1976年,海水再次以每分钟70吨的流量冲入供应隧道,工人们又足足奋斗了5个月才控制住这次水害,共死亡20余名工人,仅后一次水害的影响,整个工程至少被推迟了两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