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之瞳 发表于 2016-6-23 17:11

近视能恢复吗

近视能恢复吗4008090796【手机正在毁掉下一代:视力下降是最直接危害!】  01、手机变成奖励工具:刚上初三的小北自从年初丢了手机,隔三差五就缠着妈妈,要求如果中考考入重点高中,就买个iphone6作为奖励。她妈妈说,小北惦记苹果手机经很久了。“她平时在家,只要休息时间就抱着手机不放,不是聊天就是听歌玩游戏,眼镜度数一学期上升了100度,我们平时怎么说都不管用。”
  小北对这种依赖则不以为然。班里同学几乎人手一台,上课时也开着机,平时大家经常比较谁的手机更先进更好玩。手机就是现在学生中最流行的考试奖励。
  “我们最近做的一项涉及上海市1.5万多名中小学生的调查发现,有77.6%的人经常使用智能手机。”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调查发现,上海市中小学生平均每天自我支配的时间仅约2小时,不少人都把它“贡献”给了手机等电子产品,1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很难保证。
  02、手机变成“电子保姆”:与初中生几乎人手一机略有不同的是,儿童虽然不是手机的“主人”,但对手机的依赖丝毫未减。
  "我女儿今年4岁,每天从幼儿园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追着我要手机玩,不给就又哭又闹。有时候,我在忙自己的事,她来缠我,我就把手机给她,她立马就安静了。”
  上海的罗女士说,女儿两岁左右时,手机里的汤姆猫游戏就成了“止哭利器”。到了三四岁,手机游戏玩得比大人还溜,她好几次看到女儿躲在没开灯的房间,两只手支在床上玩个不停。前段时间,女儿老念叨看不清,罗女士带她去查视力,没想到已是200度近视。
  事实上,像罗女士这种为图省事,将手机当成孩子“电子保姆”的家长并不少见。很多家长会在自己忙碌、烦躁等情况下,将手机扔给孩子,为自己赢得一片清净。
  03、视力下降,是最直接的危害:长时间玩手机,对下一代最直接的影响是视力下降。微信上曾疯传着这样一条信息:“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三位医生拿自己孩子做了7天实验,结果发现:玩20分钟手机,三名孩子平均视力接近轻度假性近视状态;玩20分钟平板电脑,泪膜破裂时间与干眼症患者相当。”
  星之瞳视力康复师表示,全球公认的是,长时间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会导致近视发病率提高。这主要与近距离用眼、缺乏户外活动有关。
  据数据显示,每年中小学生的配镜年龄都在走“下坡路”,降幅在2-3岁,配镜度数则不断攀高。另一项调查也发现,我国16-18岁青少年的近视率由1970年的不到1/3上升到如今的将近4/5。
  此外,香港理工大学调查发现,近30%的青少年因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产生了颈痛、肩痛、腕部不适等症状。
  04、影响注意力和耐心:处于身心发育重要阶段的青少年儿童,如果长时间不当使用手机,还可能导致以下问题:
  首先,注意力不集中。手机上碎片化的信息获取方式会影响青少年儿童的注意力。手机上过多、过滥的信息轰炸,无法持续和深入的“浅阅读”不利于大脑海马区的发育,对长期记忆不利。这一点在儿童身上体现得比成年人更明显。
  其次,加大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用电子产品来干什么”与其产生什么影响密切相关。相对来说,用来获取学习资料等信息或进行社交等,不太容易导致问题;用来打游戏则会大大加大网络成瘾的可能。智能手机将游戏从电脑转移到手上,让玩游戏变得更容易,这无疑会增加部分青少年儿童网络成瘾的可能性。
  再次,容易没耐心、攻击性强。一方面,丰富的信息能扩大青少年儿童的视野和知识面,另一方面,手机移动互联网也增加了青少年儿童接触各种暴力、工口等不良信息的机会。经常接触不良信息的青少年儿童,相对更具攻击性,耐心也更差。
  家长要当好把关人
  孩子过度迷恋手机可能与生活中缺乏与父母的互动有关。当家长提供的陪伴没有电子游戏吸引力大时,就会加重孩子对手机的依赖。
  减少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频率和时间。孩子的自制力和选择力有限,家长应承担起“把关”责任。这不是要粗暴禁止孩子玩手机,以免引起逆反心理,而是要减少自己在孩子面前使用手机的时间。
  星之瞳提醒,家长要多花时间陪孩子,多和他们玩一些益智类、创造性的游戏,周末不妨多带孩子去户外活动,让他们多与同龄人接触,多参与社会活动,将孩子从手机等电子产品中拉出来。
  限制孩子的使用时间。学龄前儿童应避免接触电子类产品,学龄儿童每次别超过30分钟,高年级小学生及初中生不宜超过1小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近视能恢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