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城市天际线、动物园之星、纪元1800之类的模拟经营游戏,7800X3D和13900K哪个后期帧数更高?
这类游戏是吃CPU频率还是三缓 模拟经营类游戏大多都吃的是 单核IPC性能, 吃3缓的游戏很少。。所以还是13900K更强一些。。。。 这个是要具体查,每个游戏是不同的。频率和缓存,都比较重要,但是每个游戏的单核多核优化不一样。单机游戏现在已经有不少可以实现多核优化了,因为没有那么高即时精确度要求。 本帖最后由 maliwei777 于 2023-5-30 13:54 编辑
等他下期吧,有实测。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 ... e7504f3d4ba2f800be1这里有个参考 狂热运输2,7950X3D VS 13900KS 巅峰对决_哔哩哔哩bilibili
吃cpu多核总能力吧,需要模拟计算大量单位的成长数据,游戏后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尤其游戏中固定时间刷新数据时。 kyle619 发表于 2023-5-30 16:10
吃cpu多核总能力吧,需要模拟计算大量单位的成长数据,游戏后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尤其游戏中固定时间刷新 ...
有的游戏吃单核,有的多核,但是不吃3级缓存
吃三缓的7800X3D可大幅提升性能,吃单核的7800x3D也是微弱差距,总体玩游戏7800X3D潜力更大。 cnd2014 发表于 2023-5-30 18:29
吃三缓的7800X3D可大幅提升性能,吃单核的7800x3D也是微弱差距,总体玩游戏7800X3D潜力更大。 ...
也正是因为x3d的三缓堆的还是不够大,还是会遇到爆缓存的情况,所以帧时间往往在3A游戏这种容易爆缓存的游戏中不稳定。。。 zhaoxin122346 发表于 2023-5-31 23:03
也正是因为x3d的三缓堆的还是不够大,还是会遇到爆缓存的情况,所以帧时间往往在3A游戏这种容易爆缓存的 ...
还头一回听说CPU三级缓存还会暴缓存的,A黑们真会胡乱编一些新词汇,三缓只不过把CPU预知可能读取的数据保存预先保存在三缓里,因为三缓读取比内存快得多,所以三缓越大保存数据越多,CPU读取数据就越快速,三缓里没有的数据就从内存读取了怎么会暴缓存,你以为是硬盘,缓存不够降速,如果7800x3D的几倍于因特尔的缓存都不够,因热尔是不是更差。
本帖最后由 zhaoxin122346 于 2023-6-1 20:36 编辑
cnd2014 发表于 2023-6-1 18:02
还头一回听说CPU三级缓存还会暴缓存的,A黑们真会胡乱编一些新词汇,三缓只不过把CPU预知可能读取的数据 ...
上来动不动就扣上A黑的帽子,也是真够了。。你不会觉得目前x3d堆的这个容量的3缓很大吧?A I两家架构设计不同,所以intel目前架构的游戏性能更依赖内存性能,amd反而没那么依赖内存性能,如果不是3缓依旧不够大导致的超出三缓可以处理范畴被迫依赖更差的内存性能(AMD的内存控制器一向烂,N多了年了都),那你解释解释为什么x3d在轻载网游就表现良好而到了高压3A游戏下反而表现不那么强势?甚至出现gn测出来的帧时间会呈现下图这样的波峰?要知道默频137k+6000D5 xmp这么烂的效能理论上应该让x3d按地上摩擦的才对
这哪找来的所谓测试对比和一堆一知半解编造的论调,要抹黑什么数据做不出来,这些东西只能糊弄一些无脑跟风认知度也低的小白。实际AMD5000出来已经很进步很多了,不然为什么因特尔这么快连出10代11代12代三代来对抗AMD5000,还在用内存说事,把内存理论无限放大化,5000没3D缓存的对比10代11代因特尔差了吗,如果差因特尔连出三代是脑子坏了吗,一些A黑就是为黑而黑实际他们也是一知半解,知道跟他们讲知识讲道理也是对驴弹琴白费力气。 本帖最后由 zhaoxin122346 于 2023-6-2 01:22 编辑
cnd2014 发表于 2023-6-1 21:35
这哪找来的所谓测试对比和一堆一知半解编造的论调,要抹黑什么数据做不出来,这些东西只能糊弄一些无脑跟风 ...
如果你连GN是什么媒体都不知道就别扯其他的了,还抹黑数据,你怕不是不知道GN有多吹amd,。。另外我压根就没提过5000锐龙和10代酷睿的事,非要拿5000系列非x3d出来说事,要不你翻翻我的帖子看我买没买过?测没测过游戏?5000锐龙非x3d的游戏性能打得过12代酷睿?就现在的3A大作开了光追这种增加cpu压力的选项,上一代5950x+3090的顶级平台调优PBO2以及内存参的情况下,2077和生化4重置版在2K分辨率下全开画质都跑不满显卡,关闭光追都会有所改善,但也只是改善,做不到带满
还我把内存理论无限放大化,就我自己拿5950x+3090测试3200和3733内存都能拉开10%的帧数差距,这还不算low帧方面的提升,而且还是具备了大一些3缓的不那么吃内存性能的a家平台,i家平台就更不用说了,需要这2个平台的对比测试图,我下班时间在家随时调参测现场测给你看
锐龙从1代到zen4我全都买过,需要上购买图我随时,同期inte到现在也l就10代和11代没买过,因为这两代面对5000锐龙的时候确实是没优势,所以选择amd去了,这也是我在5000锐龙时期买了一个5950x和一个5900x的原因,我要黑它还会去买它?非黑即白的二极管思维言论省省吧,没意思,有那功夫不如自己多买个平台自己对比测试测试。。。
zhaoxin122346 发表于 2023-6-2 00:37
如果你连GN是什么媒体都不知道就别扯其他的了,还抹黑数据,你怕不是不知道GN有多吹amd,。。另外我压根就 ...
对于这些极度亲英贬A的A黑或无脑跟风的,没必要去浪费时间来证实你有没有买过AMD和这张图出处和真实性,因为必定是从众多图中挑出来AMD表现较差的一张,以一个游戏测试来一概而论贬低AMD,是不是也可以拿英特尔最差的游戏来评价英特尔不行呢,目前众多测评都表明7800X3D游戏性能总体优于英特尔,拿内存说事说AMD内存性能一直很烂,那为什么英特尔两代都没干过AMD5000,英特尔的内存优势去哪了,就是12代对5000也没多大优势而且12代和5000都不是同时代的东西了,拿现在的东西打2年前的东西很骄傲吗。
这些A黑或者跟风者不知道他们出于什么原因疯狂贬A舔英,简直到了毫无原则的地步,你们觉得英特尔好用,用得舒服就用你们的去,每个人的需求是不同的,也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顶级的性能,有的人考虑的是价格以低廉的价格获得不错的性能为什么要耗费大量金钱去折腾获取微弱的性能提升来获得只是心理满足,电脑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测的,电子产品投入再多一过时淘汰就是电子垃圾,再说英特尔现在性能优势已经不在能效比更是被吊打,如果英特尔再不提高工艺制程恐怕以后更没前途,为什么要蛊惑别人和你们一样来认同一些肤浅荒谬的理论,这些A黑们总会持之以恒找到各种理由来贬低AMD,以前说AMD功耗高发热高帧数低,现在功耗发热吊打英特尔帧数超过,他们又说集热1%low不如英特尔,现在1%LOW也比不过了,又拿帧生成时间说事。
再说帧生成时间帧数高帧生成时间必定是短的,不存在帧数很高帧平均生成时间却长的矛盾说法,帧平均生成时间长,一秒内的生成的帧数必然少,只存在帧生成时间不稳定,比如平均一秒生成了100帧,前半秒生成非常快生成80帧,后半秒生成很慢生成了20帧如果显示器刷新率是144HZ,前半秒就显示了72帧,后半秒就显示了20帧,那后半秒就是不流畅,实际显示器只显示了92帧。实际游戏体验并不是帧数越高越好,帧数接近显示器的刷新率才是体验最流畅的,再多帧数已经超过显示器的刷新率就是白白加重硬件负担做无用功,这样只会降低帧生成稳定表现,帧数虽高依然不流畅,开启垂直同步或GSYNC都有利于稳定帧数改善流畅性。评测是和游戏不同的,评测不限制帧数只是最大化体现硬件性能。
本帖最后由 zhaoxin122346 于 2023-6-2 20:33 编辑
cnd2014 发表于 2023-6-2 17:51
对于这些极度亲英贬A的A黑或无脑跟风的,没必要去浪费时间来证实你有没有买过AMD和这张图出处和真实性, ...
你连帧时间采样率都没搞清楚就大谈特谈了。。知道现在小飞机调度的rtss的采样率最低才多长时间一次么,100ms一次,200帧的游戏100ms就可以同时采20帧的”平均”帧生成时间了,目前讨论的一个200帧的画面平均帧时间是5ms,即1000ms/200,但实际上即使采用100ms的最低采样率采样一次的20帧里可以出现其中10帧都是2ms,5帧都是15ms,最后5帧都是1ms,最后采样得到的平均一样是5ms.。。这也是上面GN测试图的来源,更别说这100ms还得需要手动修改,而默认则是1000ms一次。。
上来就先给人扣个a黑帽子,我要是真舔I黑A我就直接说买X3D会烧U了,你这给人扣帽子的姿势都不对{:3_149:}还张嘴就来我只列举一个游戏来说事,自己看看我上面说的几个游戏?是不是都是比较火的3A大作?还特挑一个游戏。。。我要真特挑我就拉孤岛惊魂6和极品飞车20出来了,但是我提都没提这俩。在你心里已经默认别人带有强烈倾向色彩的想法,感觉和你说再多也是像你说过的词就是对牛弹琴,你自己起码连试都没试过就搁这脑测,和你说话也是浪费时间,你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就好,网络上我也不觉得能说服谁,起码最基本我描述的事都是我自己买了东西自己尝试的,而不是像你一样只脑测。
一句话,你高兴就好{:3_149:}不用回我了,我也不会再回你什么。。
本帖最后由 cnd2014 于 2023-6-2 20:34 编辑
zhaoxin122346 发表于 2023-6-2 20:19
你连帧时间采样率都没搞清楚就开始给人扣帽子。。知道现在小飞机调度的rtss的采样率最低才多长时间一次么 ...
是你搞不清楚吧,设置采样速率只是屏幕上角显示数值的变化速度而已,实际平均帧率都是一秒计算的帧数,自己不清楚一知半解还说别人不清楚,你可真二的,和你就是对驴弹琴。
本帖最后由 zhaoxin122346 于 2023-6-2 20:51 编辑
cnd2014 发表于 2023-6-2 20:28
是你搞不清楚吧,设置采样速率只是屏幕上角显示数值的变化速度而已,实际平均帧率都是一秒计算的帧数,自 ...
你都对,那你请懂哥解释一下那个帧时间的波峰是怎么来的。。还有我要讲述的就是帧生成时间不稳定的问题
另外你自己说的”实际游戏体验并不是帧数越高越好,帧数接近显示器的刷新率才是体验最流畅的,再多帧数已经超过显示器的刷新率就是白白加重硬件负担做无用功,这样只会降低帧生成稳定表现,帧数虽高依然不流畅,开启垂直同步或GSYNC都有利于稳定帧数改善流畅性”,那我就要问了,玩fps的,尤其是职业选手的,都要要求帧数越高越好,不管是pubg还是csgo,均需求的是超高帧率,按你的说法这样只会降低帧生成稳定表现,帧数虽高依然不流畅,那我就要问了,玩这些游戏追求体验并不锁垂直的人都是脑子有坑么?
本帖最后由 cnd2014 于 2023-6-2 21:22 编辑
你不要回了,我没说你是A黑,你也就是个不折不扣无脑跟风。叫你不要回了,你还在鬼辩,竞技游戏和单机游戏不同,单机一般稳定60帧以上就会感觉流畅了能满足144的刷新就极度顺滑了,竞技游戏不但要保证画面的顺滑高帧率也有利于操作低延迟和手感的顺滑,竞技游戏能跑满144显示器已经足够了,但是多数竞技和单机比对硬件要求也比较低也不要求高画质,更能稳定更高的的帧率当然有好处,没看职业选手都开的1080分辨率和最低画质吗,他们也不是无脑开高分辨率和高画质就是为保证帧数的稳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