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llmarx 发表于 2022-11-16 05:10

一篇本人作文式的搞机史。

本帖最后由 billmarx 于 2022-11-29 04:29 编辑

      还是以文字叙述为主吧,甚至年代久远,因为记忆错乱而产生错误应该是不可避免的。
      第一次带我让我觉得电脑很牛B的体验:97年,通宵在电脑(游戏室,应该是这样称呼)打C&C,打小黄油(同级生?),打英雄无敌。当时WIN95系统下普遍的配置应该是奔腾100,内存硬盘主板未知,显示器以15寸球面CRT为主,也有省成本的用14寸。结识一个电脑硬件玩家,我自称游戏玩家。开了通宵打游戏的间时,和那位电脑硬件玩家聊天,聊得兴起,因为我有世嘉土星游戏机,和他对3D游戏有了一翻很激烈的争执。于是他说要让我见识一下,骑上摩托车回家把他的主机搬到了电脑游戏店里。当时只记得CPU是奔腾200,应该是上了3D加速卡的。他没时没说,只是一个劲的吹嘘奔腾200的牛B(跟现在老司机说129KS够劲,139K无敌的神态差不多)当时我还不知道有3D加速卡这个东西。但当他打开了古墓丽影一代在里边跑的时候,那干净的还边缘没闪动的3D画面就是那一刻就击败了我。我现在想起来,他应该就是省略了巫毒显卡的作用,就一个劲的吹CPU在忽悠我。
      第一次算真正的搞机,已经来到2001年了,99年大学同舍友搞了一台赛扬366(超不动,一动外频就爆PCI频率)/aopen(?)主板/SD 66 32M内存/野人4 8M3D加速卡(号称和TNT同级)/迈拓10.1G硬盘。这台电脑在2001年交到了我手上放在我这里。我所有的有关电脑硬件的拆装和软件系统的安装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的。反正就是平均3天装一次98等等。
      同学的电脑始终还是被他拿回去了,家里给我买的第一台电脑,也是我和我老爸一起去电脑城里挑的:(赛扬II 850(还是一超外频就搞死硬盘)/昂达815E(自带显卡)/128m SD100单根/国产15寸球面CRT),花了3千多。机箱的样子我都不记得了,同款机箱现在摆在我面前我估计还迷糊。
      再往后很多换硬件的时间点和事件点我都不怎么记得了。先加了一张耕升GF4 MX440,再就是赛扬II850+815E换图拉丁赛扬III 1G超1.3G+815EPT。GF4 MX440换GF3 TI200。GF3 TI200换GF4 TI4200。
      最后一个比较固定的就是图拉丁赛扬III 1G超1.3G+815EPT+GF4TI4200换BT2500超3200+工包浩鑫NF2+双敏9550。AMD这台机子2003~2005。
      2006我全新弄了一台机子AMD 940 3000+/映泰NF5主板/蓝宝石海外版X1300XT 128M显卡(这块卡后来花屏了,16元卖给了自称爱收集显卡的H版)/AOC 17寸CRT,内存硬盘电源略过。在08年的时候,CPU换了3800+CZ(往死里超),主板不变,显卡换昂达3850 512M,显示器DELL 2208 TN屏(现在能用,就是偏色黄得看不下去了)。
      09年,所有旧货都抛弃了,全新的一套AMD PIIX4 940(原始3.0G,超到3.2就到顶了,超级大雷一个)/技嘉790 UD4P南桥和电源MOS有散热片还带热管相联的,非常的高大上/索泰公版GTX 260+/


   来到了13年。我自认为我是一个资深的图钉垃圾佬了。这时已经是3系横行的年代,我开始捡起了X5650,但我跟其他垃圾佬不同,我搞起了、DELL T3500X58的准系统。省事方便。
   在基座不变的情况下,从X5650换成了X5675最后定型在W3690(第一代I7六核顶配,原生3.7G的服务器版),显卡从13年花500买的矿卡7850 1g到耕升赵云GTX970。搞笑的是那块7850现在还在朋友家里的电脑活得好好的,GTX970已经崩掉了。w3960这一套也在21年的春节期间崩掉了。我唯一做的就是把硬盘拿下来,其他直接丢垃圾堆去了。
   18年这段时间我开始外出远门打工, 期间买了一台1万3的ROG超神笔记本。配置为8代六核I7,1070显卡,祼机重4.5公斤。当时有发贴炫耀。还自鸣得意的去折腾所谓的"减压降功耗提升性能释放“,带来的就是各种游戏的闪退到人生不能自理。
      21年10700KF/微星B560M迫击炮/七彩虹战斧GTX1650 4G后来换成了丽台3070TI/金士顿 16GX2,这个台机我也有发贴.



再说一个冷知识,56K猫,最早上网是要用电话线插这东西拨号的,这56K我也不知道怎么算,当时去网吧,网吧用的是商用ISDN双通128K,反正下载速度也就7K,家用电话线插56K猫下载速度不超3K/秒,随时掉线也是常态。
家用拨号上网很贵,1小时上网费再加电话费(电话费的意思就是指你上网时长X固定电话计时费用),当时接猫拨号上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账号密码都是输93163,这个费用是超贵的,一小时6元的上网费+一小时的固定电话费。
还有一种是去报刊亭买163上网卡。
163上网卡有60 30 15这几种面额,找报刊亭买是没打折的,面额多少就要掏多少钱。这个上网卡的费用是一小时3元,好像固定电话费不用出钱,应该是。
这种卡的卡号印在正面,密码是可以刮刮刮开的。
当时,如果我这有一张卡,卡号和密码,我以卡号最后一位数(全是数字,没有字母),就用这个密码,卡号就改最后一位数,从0试到9,我就可以得到最多9张最少2张还没卖出去或者有人用掉的卡。这样说应该没有问题吧?
这个BUG其实就是本身咱们对着卡号和密码输错最后一位误打误撞发现的。



@huge_nebula














billmarx 发表于 2022-11-16 08:10

这是爱机10700K的帖子
https://bbs.blacksheepgame.com/thread-6196855-1-1.html

但18年搞笔记本的帖子不见了,可能是当时的ID是我自己的,后来忘记账号和密码了。
现在用的这个ID是朋友的。

shuiyuedao 发表于 2022-11-16 09:13

昨天有个立了flag的家伙还没动静,先等到你的了,期待继续更新

funvivian 发表于 2022-11-16 09:41

少年常思将来,老年常思既往{:3_199:}

这两天这么多搞机史的,你们是不是全是教历史的老师?


灰狐 发表于 2022-11-16 10:21

shuiyuedao 发表于 2022-11-16 09:13
昨天有个立了flag的家伙还没动静,先等到你的了,期待继续更新

勿cue~~~

123456789007 发表于 2022-11-16 10:37

忆甜思苦
活在回忆里
{:3_103:}

winklejude 发表于 2022-11-16 15:48

94年第一次玩的486dos系统

hred7 发表于 2022-11-16 19:57

从来没有玩过主机的人,哪一天买一台玩一玩

杰00杰 发表于 2022-11-17 19:29

赫本还是气质最好的

rnk 发表于 2022-11-21 10:55

94年第一次接触电脑,286 DOS系统 单显,没硬盘,用磁盘驱动,只会运行WPS练习打字编辑。上网冲浪要晚点,99年才开始。

snakelss 发表于 2022-11-26 21:01

我第一台电脑是自己配的,AMD k6-2 266/MHz那时候农企的口号就是AMD 3D NOW

光格尔 发表于 2022-11-27 12:36

本帖最后由 光格尔 于 2022-11-27 12:41 编辑

看看现在硬件

第一个不要脸的就是 音响 耳机 , 现在所 标准 技术几乎都是 90年代遗留下来的 。 几乎没有创新发展,不但如此还有不要脸的厂玩倒退,硬台价格。

第二个不要脸的 就是键盘 笨Q 樱桃 专利是2014年到期然后就吃死了 再也不创新了。

第三个不要脸就是内存,尔必达死后 基本就换概念。 什么双发概念,就吧频率标注为双倍 明明1200MHZ的 写成2400MHZ ,DDR5了出现了两个双发了直接吧 频率乘以4写了上去,明明1200 现在变 4800了 。 搞的CPU都没办法只有不停的加缓存,在这样下去这内存要了何用,直接在硬盘上读取,用CPU超大的缓存交换不就完事了。

第四个不要脸的就是电源,海韵 2010年设计东西。当年海韵还只是一家设计所。然后电源到现在就再也没进步,海韵也靠着电源吃成了胖子。

第五个机械硬盘 ,在速度没有发展空间,磁盘密度没有进步下,做小改变规格形成阵列不会吗?会但是就是不做。我要坑钱做成磁带那样还怎么坑钱。 最后只能回到90年代局面集成电路起来,磁盘直接滚蛋。(就像当年FC磁碟机一样最后被卡带干掉)

billmarx 发表于 2022-11-29 03:21

光格尔 发表于 2022-11-27 12:36
看看现在硬件

第一个不要脸的就是 音响 耳机 , 现在所 标准 技术几乎都是 90年代遗留下来的 。 几乎没 ...

哈哈,一二我都齐了。当然我走的是垃圾佬路线。20元的2.1外放喇叭,比显示器自带的好到不知道去哪。


再有点追求音质品质,还有9.9元包邮的“悔恨之泪”原道。我一次性买了四五副备着用。


再来就是键盘了,这价格还要啥自行车。





billmarx 发表于 2022-11-29 03:44

本帖最后由 billmarx 于 2022-11-29 03:45 编辑

光格尔 发表于 2022-11-27 12:36
看看现在硬件

第一个不要脸的就是 音响 耳机 , 现在所 标准 技术几乎都是 90年代遗留下来的 。 几乎没 ...
其实我有最早的惠威MKII2.0有线版本,先是接电视,后来干脆送给朋友用了。漫步者C4我都有两套,在家里一套接游戏机,一套接电脑。事实上在一个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里(我的还有25年贷的建筑面积160多的四房两厅),什么音响都是听个响,还要尽量小声。


人生很难的,最简单的玩游戏的帧数自由,这个咬咬牙就可以实现了,无非就是看舍不舍得而已。声音自由就是一个多向选择题了(再加一套房?下重金打造隔音影视房?9.9元包邮的原道?),最后下来的就是时间和心情上的自由了。

我现在连第一道关都迈不过去也可以说不舍得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篇本人作文式的搞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