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2080Ti双卡自测 冰冷数字背后的高潮体验
这是一篇白话评测文。没有专业高深的数据呈现,没有晦涩难懂的概念剖析,着重表达RTX2080Ti在用户端的落地体验。
一次感动的体验。
2018.8.21,我和天底下数以千万计的N粉一样,熬夜看完了Jensen · 老黄的吹B会,心里的草疯长不止——旧时电影王谢堂前的RTX,飞入寻常desktop家,玄乎奇迹的AI毫秒级P图 — DLSS,第6代GDDR显存的首秀,10年磨一剑的革命性构架...太多高大上的词缀,把20系定义成了PC Gaming的又一个不亚于G80构架的里程碑。
回到2010年,那个令画质党们魂牵梦绕的golden age,G80横空出世,革 了渲染管线的命,用CUDA,把crysis1演绎成了一场盛大的视觉狂欢,在那次狂欢中,我只是一名大2的学生,也只能在学校期刊室的《微型计算机》上,完成了狂欢,在别人的截图、激扬胸臆的文字描述中,我见证了那块里程碑的诞生。
今天,我要成为这些截图,这些激扬胸臆的文字,我要亲自经历这块里程碑——如果RTX2080Ti拥有足够说服力的话。
发布会后的1个月,没有实卡,只有跳票,我只能看着媒体和一些泄露自巨佬玩家的评测,那些臆测推测实测出来的冰冷的、没有主观用户情绪的数据中,度日如年。对于我而言,那些数据,的确只是data,看不到评测者本身对于这款产品的体验上的起落——它到底能让你爽么?
很可惜,乍看首批实测数据之下,并不能,无论是TPU的overview performance(总体非光追性能)只比1080ti提升35%,还是《古墓崛起》的RTX性能只能勉强维持在1080p/50fps,都让人觉得这是一场黄式耍猴。
直到我国庆前压哨入手RTX2080Ti(双卡,nvlink桥暂缺),并体验了2天后,我才明白,数据,只是冰冷的表象,具有温度的,是你的实际体验;购买价值,不等于使用价值,即便前者渣如狗,也不妨碍后者猛如虎。
进入正题,我的用户体验的构建,基于这样一个应用环境:sony 55寸的9300e,定位于卧房的PC显示器,为了营造代入感,视距1m。因此除了4K,我还会开启超采样(SSAA,Scale之类的提升渲染分辨率的功能),尽量形成更精细的画面,并在支持的游戏中,开启HDR。
因此,我的用户体验的追求目标,是:在4K甚至5K/6K(支持极端渲染方式的游戏,例如farcry5或者古墓暗影的8K)下,开启HDR以后,拥有较高的帧率(可玩性体验好,fps高),理想的流畅性(操控性体验好,frametime低),部分竞技类型的游戏(例如:命运2的PVP),能在4K下实现144Hz甚至更高的帧率。部分变态级别的游戏(1080ti帧数未超过15fps),具备可玩性(30fps或以上)。
额外目标:4K下的RTX应用流畅可玩,DLSS的性能超过传统AA性能至少3倍,并且画质更清晰。
RTX2080Ti很好的满足了我的用户体验诉求。
1、抢卡
与淘宝98佬斗智斗勇身心俱疲的事就不细说了,先婊一个可能会被罚惨的JS...神TM的FE版给了品牌~
在婊一个利欲熏心的JS...所幸最后我找到了价格合理的现货...气死丫的!
赞一个顺丰的效率,航空件,外省当天进市区,来不及配送,心急火燎的我当然是选择上门自提了!小哥货还没卸干净就被我围堵了,验货的时候眼神那叫一个惊愕,想必也是下班回家开撸的同道好基。
机器 —— 城乡结合部夜店发廊风
主卡是MSI的Gmaing Tri X OC,目前为数不多的采用Custom PCB(定制PCB)的产品,双8Pin+6Pin供电/17phase供电,boost频率1775MHz,tdp limits却只有110%,乞丐版的技嘉gaming oc和EVGA的XC系列已经放出了新的122--123%的BIOS,等MSI跟进吧...
副卡同样来自MSI,RTX2080Ti Duke 暗黑龙爵 OC,公版PCB方案,双8pin供电/16Phase供电,boost频率1665MHz,是目前20系中boost频率仅次于Tri X OC的存在。
上机,蜜汁灯光combo。这俩货把我的海盗船AX1200i的4个pcie 8pin头用完了,有一个6pin我用的是山寨的双4pin转6pin解决的,高贵血统中混入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GPU-Z识别,GDDR6的带宽亮了,小超到15GHz,直飙660GB/s。
史上最贵物理加速卡。nvlink桥美国直邮,10月中旬才能到货,目前单飞。
3DMark理论成绩,没啥好说的,与GTX1080 SLI持平,相比上代旗舰1080ti与前代旗舰GTX980ti SLI的性能相当,这代的性能提升幅度的确对不起这价格,然而,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使用价值≠购买价值
小超,再去跑个分。这代的频率控制比pascal更严,power limit和tdp limit不解锁的话,只能靠厂家自己的bios撑场面,上水冷头什么的意义不大。默电,随便拉了个150MHz,轻松过测试,然而游戏不稳,还是+110MHz/15GHz吧。
3DMark超频成绩,提升幅度比较明显。(游戏测试数据也会加入OC数据的对比)
用户体验第一弹(不清楚我标准的童鞋可移步至文章第10段复习),先拿《量子破碎》开刀,这货在2016年出道,马上越权使用了禁忌的RTX之术(类似于RTX的光追算法),导致光追性能先天丧失的1080Ti,在3840x2160下仅能跑出15FPS。
如图所示,大量的类RT反射、类RT阴影,充斥着场景。
游戏设置:
分辨率:3840x2160
影像升级:关闭(开启后会采用动态渲染机制,帧率跌入30fps后会自动降低渲染分辨率,此时,4K=2K,2K=FUll HD)
结果:
1080ti oc:min 8fps,max 25fps,ave 15fps
RTX2080Tioc:min 35fps,max 65fps,Ave 45fps
这是一次释放之旅,把压抑2年的不甘和失落,一扫而光!2016年,当我用gtx980运行模拟2560 1440的分辨率(实际分辨率720p,因为开启了影像升级),纹理/贴图模糊得一B,我每年升级旗舰卡,第一个测试的,就是这个游戏,每一次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特别是最寄予厚望的1080ti,15fps.当时我就释然了,能在真4k下运行这游戏的,怕不是2020年的旗舰,至少单卡能够提供3x 1080ti的性能,浮点算力必须在20TF左右。。?想不到,集成光追asic逻辑电路的rtx2080ti,今年就解决了我的宿敌。接下来的事,你们也知道了,小别胜新欢,久别成饿狼,连续2个通宵的“追剧”(量子破碎的剧情还是很棒的),爽!!
用户体验第二弹,质量效应:仙女座。
游戏设置
分辨率:4k+130%采样
hdr10(dolby vision因索尼电视固件问题无法输出):on
结果:
1080ti oc:min 15fps,max 45fps,ave 25fps
1080ti sli oc:min 10fps,max 65fps,ave 35fps,sli下还有严重的卡顿,帧生成时间很低,hdr开启后,操作延迟更加高。
rtx2080ti oc:min 25fps,max 62fps,ave 40fps,没有卡顿感,帧延迟很低,hdr开启后没有操作延迟。
hdr on/off为什么在两代显卡上会有不同表现?帕斯卡的hdr内容需要通过流水线进行运算和处理 有性能和延迟损失图灵直接tone mapping了 不需要进行计算步骤。
同样的体验,发生在刺客信条起源/生化危机7上
刺客信条设置:
分辨率:4K+140%采样
hdr:on
AA/画质效果全最高
结果:
1080ti oc:min 18fps,max 56fps,ave 25fps
RTX2080Tioc:min 28fps,max 76fps,Ave 43fps
生化危机7设置:
分辨率:4K+140%采样
hdr:on
AA/画质效果全最高
结果:
1080ti oc:min 22fps,max 63fps,ave 30fps
RTX2080Tioc:min 34fps,max 78fps,Ave 48fps
以上两款游戏,一个是妥协的玩,一个是正常体验.并且hdr/sdr没有延迟差别。4K+超级采样后,画面更细腻,1m视距下,55寸屏幕终于有了比较理想的纹理精细感(电视的物理ppi明显差于PC显示器/手机,在提供大屏幕代入感的同时,如何通过超采样缩放,获得尽可能高的精细画面,是我一贯追求的体验目标之一)。
那么,有杠精会说,HDR?不过是对比度更强烈,色彩更鲜艳罢了,emmm,照此逻辑,CRYSIS3?不过是模型更精细、光影更丰富罢了,和CF还真没有什么不同...你一定要去看看,不要相信论坛上的描述,云玩家的推理,参数党的质疑,你一定要亲自去看看,去体会,HDR里那些充满生命力的光线,充满张力的对比度呈现,光影的烂漫,色彩的天秀。当你看到《命运2》满屏的粒子特效,就像在屏幕里炸开的烟火,近在咫尺,伸手可及,你会和我一样,回不去SDR的!
接下来,就是RTX2080Ti展现出的在超高分辨率下的恐怖性能:
古墓丽影:暗影
分辨率:4K+SMAA4Tx(近似于8K)
gtx1080ti:ave 28fps
rtx2080ti:ave 42fps(采用游戏自带benchmark)
丛林终于在一个无比清晰的状态下,拥有了流畅的动感,你的电视变成了一个窗口,窗口外面就是充满危险和生机的秘鲁丛林,仿佛嗅到雨林植被的新鲜湿气!
Forza7
分辨率:4K+200%解析度(近似8K),HDR:on,AA:8MSAA
gtx1080ti:ave 35fps
rtx2080ti:ave 52.5fps(游戏在带benchmark)
forza horzion 4
分辨率:4K,AA:8MSAA,HDR:on
gtx1080ti:ave 35fps
rtx2080ti:ave 52.5fps
赛道灼热的轮胎气浪,英国乡村清新爽朗的郊外空气,在如此顺滑的速度感下,扑面而来,把1080ti的“能玩”,变成了“爽玩”!
还有更多类似的例子,整理如下: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4K+150%取样,
gtx1080ti sli oc:ave 48fps,
rtx2080ti oc:ave 45fps
人类分裂:革命,4K+2MSAA,
gtx1080ti dx11模式 sli oc:ave 40fps,
rtx2080ti oc : ave 38fps
赛车计划2AVX版本,4K+SSAA,
gtx 1080ti sli oc:ave 62fps,
rtx2080ti oc:70fps
黑手党3(超级画质mod),4K+DSR 1.3%(近似6K),
gtx1080ti oc:ave 28fps,
rtx2080ti oc:ave 45fps
最后,是我个人认为体验差距最明显的:怪物猎人
分辨率:4K
画质全最高
gtx1080ti:30fps,延迟明显
RTX2080ti:48fps,几乎没有延迟
一个老猎人,浑身技术,面对威猛无比的巨兽,却只能忍受着本来就有延迟判定的游戏操作机制+显卡本身延迟的双重折磨,打1小时过不了冥灯龙是怎么回事!?现在好了,指哪打哪,不能更爽!
接下来,就是RTX电影时刻!游戏画面,从未像今天这般,如此接近电影。这句话放在2018年以前,你们懂的,更多的是一种夸张的比喻,或者对优秀游戏画面的潜能的无限展望。
然后,我就亲自运行了那个曾经让4块TITAN V才能跑25fps的星战RTX demo。
第一感觉:这是电影场景用来冒充实时渲染的吧?
第二感觉:NB,最低30fps最高48fps平均38fps,单卡RTX2080ti在4K分辨率下的成绩。从这个帧率来看,在这个RTX reflection/RTX GI使用密度远超游戏的demo里,单卡2080ti在4K下已经拥有可玩性,未来,游戏的优化做上去,加上nvlink的支持,我想4K跑60fps的RTX应用,都是日常而已!
最后,是大家争议比较多的AI纳秒级P图_DLSS,我就放放截图,不说话:
还是说说吧,个人主观感觉,DLSS的纹理边缘和模型边缘,比TAA更清晰,当然像素密度做不作弊,我看不出来,毕竟不是写轮眼,帧率嘛,领先最低2倍最高3倍,如果你认为这样的DLSS也是要黑的,那我也没啥好说的了。
至于nvlink的性能,我的桥要10月中旬才能回来,先贴几张歪果测试图:
评论说出了2080ti nvlink的应用场景,在支持multi gpu的游戏上获得4k 120hz或者获得完美的65寸的4k hdr g sync的bfg显示器上的游戏体验。而且,英伟达是这个星球上唯一能够提供4k 120Hz性能的公司,amd的radeon阵营没有任何产品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nv应该为自己是这个领悟里唯一的存在而给自己掌声。
RTX2080Ti,让我站回到2010年,那场盛大的GPU革命狂欢的现场,当时,我只是一个学生,没有财力和精力,去享受这场革命,只当观众。现在,我终于得偿所愿,享受了一把符合我的超前的用户体验诉求的产品性能!用心爱游戏,用力玩显卡,用情写分享。这次,我一定要记录下这段历史,让它变成一种数据,一段声音,一篇帖子。。。我怕这种体验,这些感动,会随着行业的滚滚向前,而被淹没在2018年。
欢迎和我一样志同道合的画面党,硬件粉,来我的直播间一起搞基:
直播间地址:http://www.huya.com/15745871?pla ... mp;share_fm=lianjie
直播间房间号:15745871
虎牙ID:skywalkermibnasa
个人QQ:239127677
支持下,先占个沙发看看20系 1+1究竟能等于多少. icm 发表于 2018-10-2 15:15
楼主星战demo能不能分享下?还有这个渗透着demo怎么开启dlss?
那个星战rtx是nv给内部渠道和媒体的,我不方便分享,渗透者也是一个dlss版本,和星战rtx一样的密保协议。。。过几天解封了我分享
GDDR6显存的带宽恐怖,要等待7nm的Navi搭配GDDR6的带宽如何。 王人杀 发表于 2018-10-2 16:40
GDDR6显存的带宽恐怖,要等待7nm的Navi搭配GDDR6的带宽如何。
那个时候应该是gddr6x,频率应该可以16GHz起跳,带宽800{:3_94:}
这卡只能看后期优化度了 支持你这种评测,自己亲自体验过用过后再发表看法。 tongyerui 发表于 2018-10-3 09:39
支持你这种评测,自己亲自体验过用过后再发表看法。
{:3_94:}拒绝云测师,从我做起~~~
楼主,用电视玩pc游戏效果咋样 没人说2080ti性能不行
听老人说有个摩尔定律?:'( 本帖最后由 小魏 于 2018-10-5 15:14 编辑
你那U跑分拖后腿了,9988的魔龙2080TI没抢到,现在这2080TI闲的无货加涨价,估计得下个月换显卡了{:3_124:},你这也坑2个外观不一样的卡组双卡{:3_103:} 本帖最后由 skywalkermib2 于 2018-10-5 20:08 编辑
小魏 发表于 2018-10-5 15:10
你那U跑分拖后腿了,9988的魔龙2080TI没抢到,现在这2080TI闲的无货加涨价,估计得下个月换显卡了 ...
所以你一颗7980xe带出来的gpu单项分数比我6900k的还低,到底是谁的平台拖后腿呢?玩游戏用l3残废的高延迟的mesh构架的i9 7系,也只能说人x钱多了呢,挺可怜的,拿另一块2080ti的钱打了水漂买了颗游戏残废U~~~而且,唯一导致我组不同型号双卡nvlink的,只是因为那款有现货而已,并不是因为你们这些半桶水想当然的认为不兼容之类的,听过msi ab或者xc的gpu分频调节么?所以相同gpu核心的到你们这帮5毛党这里就变成不能nvlink了么?{:3_109:}
你们都是土豪 我这只有仰望的份儿了 本帖最后由 小魏 于 2018-10-5 22:24 编辑
skywalkermib2 发表于 2018-10-5 19:56
所以你一颗7980xe带出来的gpu单项分数比我6900k的还低,到底是谁的平台拖后腿呢?玩游戏用l3残废的高延迟 ...
我说的是你用2个外观不一样的卡组双卡,我说过相同gpu核心不能nvlink了?我有说过不兼容么?还有我说了我U是拿来游戏的?好好交流,不要一来就给人扣高帽子5毛党{:3_115:} 小魏 发表于 2018-10-5 21:53
我说的是你用2个外观不一样的卡组双卡,我说过相同gpu核心不能nvlink了?我有说过不兼容么?还有我说了我U ...
好吧,我先入为主了,没看仔细,我道歉。。。7980xe生产力王者,没的说,不过现在gpu性能方面,就算是9900k上来,也不如来一发galaxy的126% power limit target的 380w bios强{:3_123:}
小魏 发表于 2018-10-5 21:53
我说的是你用2个外观不一样的卡组双卡,我说过相同gpu核心不能nvlink了?我有说过不兼容么?还有我说了我U ...
ps:兄弟你能否测测1809系统+416驱动的3dmark firestrike ultra的跑分?我跑了比1803+415驱动的要低了不少,不懂是误差还是负优化原因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