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乐城的冷与热——《生化奇兵》哲学思想浅析
(已刊载于《家用电脑与游戏》2007年12期,原文有删节)作者:zhongshu
无论东方人还是西方人,人们有极乐世界的理想实乃常态。传统中国人头脑中的极乐世界,最高境界莫过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不愁衣穿。21世纪小朋友们的极乐世界是天天可以打游戏,21世纪爹妈的极乐世界是儿女出息。穷人的极乐世界是买彩票中头奖,富人的极乐世界是天下所有的人都任他摆布。贪官的极乐世界是一觉醒来老百姓都变成了睁眼瞎,强盗的极乐世界是抢了你的钱你也不叫唤。
当然,对于生活在现实世界有着七情六欲和理性抱负的饮食男女们来讲,极乐世界不过是一个抽象上的概念。如果这个概念被某个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折算成口号,以舆论机器向民众头脑灌输,社会将会陷入狂热。不过,有一种比政治家更聪明、更少伤害性的玩弄这个概念于股掌的方法,那就是艺术家们的绝妙创意。正如《生化奇兵》的主创人肯·莱文(Ken Levin)所说,当这种抽象的理想,或者说信仰被以艺术的手法进行“测试”时,它就充满了诡诈。
http://images.blogcn.com/2007/12/9/3/shydog,20071209151349276.jpg
极乐的缘起
Rapture,正是这样一个让人神往而又诡诈的空中楼阁,它翻译过来就是“极乐”的意思。这个城市建立在极端意志论的基础之上。历史上的意志论者们,如尼采,共通点是强调人的大脑的作用,而漠视身体和躯干的作用。在意志论者看来,强调身体和躯干只是小人们的哲学。《生化奇兵》中,极乐城的创始人安德鲁·莱恩(Andrew Ryan)的一句名言,道破了这种哲学背后隐藏的深意:“在极乐城,艺术家不必害怕被政府审查,科学家无须受道德的羁绊,君子不被小人掣肘。”所有人性的缺陷都被这种哲学一刀两断,最终达到一种理想中的“绝对自由”。
肯·莱文自称是一个怀疑论者,他不认为世上有什么绝对的事。每当媒体或者政客在他的耳边灌输“绝对”的字眼和口号,他都会陷入“怀疑的迷惑”之中。
极乐是一座宏伟的水下城市,城市的正式命名在1946年11月5日。按肯·莱文的说法,这个时间有一定的意义。城市建立前不久,美国人在日本广岛和长崎丢下了两颗原子弹,虽然二战由此结束,但战争给世界带来了空前的精神危机。安德鲁·莱恩为回应这种现状,跑到大西洋洋底建立起极乐城,他不相信“莫斯科说世界属于全人类;华盛顿说世界属于穷人;梵蒂冈说世界属于上帝”。他认为世界属于那些少数“最聪明和最优秀的人”,而不是懒汉和寄生虫。在《生化奇兵》的第一个场景:灯塔的内部,玩家就可以看到莱恩雕像上的那幅宣传标语:“没有上帝和国王,只有人”(No God or King,Only Man)。
在极乐的初期,整个城市确实是依照莱恩的设想在运转,它的电力、水净化、潜水交通装置和防御系统的能源来自海底喷发的火山,食物自给自足。这里没有宗教和政府,有才华者纷至沓来,不受任何制约,艺术家可以放弃理性进行创作,科学家可以涉足传统道德禁止涉足的领域,各尽所能,各取所需。50年代前半期,极乐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城市人口达到数千人,全体市民也首次进行了等级划分,不同的等级享受不同的待遇。不过这也为城市后来的沦丧埋下了祸根。无论极乐如何发展,都必须是在不违背莱恩哲学独大的前提之下。当城市的发展步入莱恩理想的反面时,他所恪守的哲学也就不复存在,人性之恶曝露无余。
极乐的幻灭
安德鲁·莱恩,前苏联公民,莱恩工业(Ryan Industries)的主业。有证据表明他雇凶谋杀了自己的整个家族。他的个人哲学是,现代世界由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创建,但世界正在被一群“寄生虫”毁灭。他后来移民到美国,相信美国是一个能让像他这样的人成就大业的地方。他一度积极适应这个国家的现行体制,用他的财富和声望向政府献媚。但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莱恩的努力化为泡影。
他在美国私人拥有一块森林。他的打算是,一旦政治图谋失败,这片森林可以作为他最后的筹码。但美国政府收归森林为国有的政策打乱了他的算盘。没有了救命稻草的莱恩失去理智,威胁要焚毁森林。虽然莱恩最终选择了屈服,但他的美国梦由此破灭。
1945年8月,两颗原子弹分别摧毁了广岛和长崎。在莱恩眼里,利用科学进行破坏和毁灭,这是那些“寄生虫”们对整个世界犯下的罪行。他不再等待,跑到大西洋洋底,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建造起极乐城。
莱恩的意图是,利用一切手段剔除人性中“不善”的一面:思想的不善,利用舆论机器洗脑;制度和宗教的不善,利用极权抹杀;身体和躯干的不善,利用科学控制。万宗归一,就是以人的极端意志来控制人。以什么人的极端意志?以莱恩的极端意志。但讽刺的是,莱恩本身也并非什么善类。
当《生化奇兵》中另外一个重要的角色:弗兰克·方泰恩(Frank Fontain)来到极乐后,整个城市原有的秩序很快被打破。
弗兰克·方泰恩,美国人,莱恩的死对头。但方泰恩发家之初,他还一度是莱恩格外关照的对象。与莱恩不同,方泰恩没有自己的哲学,他是商人,他所关心的是如何赚取更多的钱。方泰恩的发家史很像美国历史上的传奇商人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他刚到极乐时,身无分文,穷的叮当响。但他凭借聪明才智,在极乐建立起了一个独立的商业帝国。最初,他看中了极乐奢侈品供给的不足,以建设渔场为掩护,干起了走私的营生。渔场的雇员都来自极乐最底层的市民,这也使得方泰恩的渔场成为穷人们的理想庇护所。
方泰恩的转机出现在莱恩的女科学家圣布里奇特·泰拉鲍姆(Bridgette Tenenbaum)发现了名为“亚当”(Adam)的生化物质。泰拉鲍姆有一次在渔场看见一个手已经残废的船员,被一种名为海蛤蝓的寄生虫咬了一口,结果第二天他的手自动康复了。泰拉鲍姆不经意的发现引起她的好奇,她开始连同另外一个科学家苏冲(Suchong)着手研究海蛤蝓,并从其体内成功提取出“亚当”。亚当是一种不稳定的干细胞,当它被注入人的体内,将会摧毁人体原有的细胞组织,并以不稳定的结构替换它们。这种不稳定的物质就像毒品,能给人体带来惊人改变的同时,比如把人变漂亮、恢复受伤的肌体、加速生长等,也能毁坏你的精神和意识。唯一能抑制其扩散的方法是,注射更多的亚当。但海蛤蝓并不成批量的分泌亚当,因此,必须寻找刺激它们身长的办法。也就是把海蛤蝓注入人的胃脏,让人体作为宿主喂养。这样喂养出的海蛤蝓,其体内的亚当可以“收割”(Harvest)20到30次,随后它们会自然的死去,其宿主也会死亡。但泰拉鲍姆后来又发现,年轻小女孩的身体是最完美的宿主,海蛤蝓在她们的胃中可以一直存活。这也就成了“小妹妹”(Little Sisters)的来由。
泰拉鲍姆的发现首先引起了方泰恩的兴趣,他认为这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他率先买断了亚当的所有权,并投资建立起“方泰恩未来科技”(Fontaine Futuristics)公司,向极乐公开销售亚当。但他显然忽略了亚当的负面之处,当这种生化物质像瘟疫一样在人群中扩散开去时,极乐的丧钟也就自然敲响了。
莱恩原本一直被蒙在鼓里,认为方泰恩的崛起不足为患。但当他发现方泰恩一直在走私违禁品,如圣经和十字架,而且还拥有自己的独立武装后,撕破脸皮势在必行。
莱恩率先动手。他俨然摆出一副独裁者的做派,封锁了方泰恩的所有设施,并摧毁了亚当生产基地。虽然方泰恩的势力被打压,但整个城市几乎被毁。没有了亚当供应的极乐市民丧失了人性,为了残存的“奶酪”相互掠杀。市民之间最惨烈的冲突发生在1958年12月31日,这场冲突直接把极乐变成了一座名存实亡的死城。
《生化奇兵》的故事开始于1960年年初,与极乐的沦丧日间隔整整一年。从后来的剧情看,玩家扮演的杰克(Jack)只不过是一个傀儡,为了逃生卷进了一场“昨日之旅”。
方泰恩预感到自己要失败,为此特精心策划了一场阴谋。他让泰拉鲍姆做中间人,从莱恩情妇杰斯敏·乔莱娜(Jasmine Jolene)的手中购得乔莱娜与莱恩私生子的胚胎,让苏冲对孩子进行洗脑和精神改造,利用亚当加速生长,短时内将其塑造成一个绝对服从的刺客,并将他送往外面的世界,随时等候精神控制开关的触发。这就是游戏主角杰克的背景。莱恩得知此事后,直接处死了乔莱娜。而方泰恩则在第一次内战中诈死,所有的人都以为他已经不复存在。
1960年年初某夜,杰克乘座客机飞跃大西洋,蓄谋已久的方泰恩使用精神控制触发短语:Would you kindly(请),控制杰克劫持了客机,并让客机坠毁在极乐的入口:一处灯塔的附近。在游戏的对话中,Would you kindly这样一个短语随处可见,正是方泰恩对主角所采用的一种精神控制方式。
方泰恩一度被极乐的穷人视为救星和英雄,但从后来的剧情看,他和莱恩有许多共通之处,那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不惜牺牲更多人的性命,而且,手法比莱恩过犹不及。他利用杰克是为了杀死莱恩,从其手中获得对整个城市的控制权。
这个角色在游戏初期伪装成阿特拉斯(Atlas),该名直接取自于美籍俄罗斯女作家安·兰德(Ayn Rand)的小说《阿特拉斯耸肩膀》(Atlas Shrugged)。安·兰德提出了一种所谓的客观主义哲学,即是说社会的理想状态是,每个人都为了个人的幸福、成功和创造力而活。这种利己主义哲学在美国的影响很大。以阿特拉斯来命名《生化奇兵》中的这样一个角色,肯·莱文解释,这并不是在攻击客观主义,这是在引导你怎样看待人性。方泰恩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没有什么理想,他唯一明白的一件事是为了自己而活。而莱恩是理想主义者,他有自己的一套哲学,为了维护这种哲学,他可以采用一切在常人看来非常恶劣的手段。二者虽然是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但所采用的手腕,以及造成的结果大同小异。
极乐的牺牲品
“小妹妹”是极乐城最典型的牺牲品。为了榨取更多的亚当,方泰恩在阿波罗广场(Apollo Square,游戏中的一个场景)设立了一家小妹妹孤儿院,以利诱和欺骗的方式说服年轻的父母放弃他们的女儿,因为她们是唯一能让海蛤蝓永久存活的宿主。小妹妹的年纪在7到10岁左右,泰拉鲍姆负责对她们进行遗传改造和精神训练,让她们变成可控制的机器。她们的任务是到城市的大街小巷,使用“收割工具”从市民的尸体(Splicer,连接者)上回收亚当。
事实上,小妹妹是不死的,除非将她们体内的海蛤蝓杀死,不然她们可以一直存活。虽然泰拉鲍姆改变了小妹妹的遗传基因,但她们儿童的天性没有变,她们依然能够像普通的小孩一样嬉笑、玩耍和歌唱。这最终使得泰拉鲍姆良心发现,制造了一种既可以杀死她们体内的海蛤蝓,又可以让她们性命无虞的“念力药水”(Plasmid)。在游戏中碰到第一个小妹妹时,泰拉鲍姆会把这瓶药水交给你,如果你选择“拯救”(Rescue)而不是“收割”她们,你可以把药水涂抹在她们的头部。
泰拉鲍姆是一个性格比较复杂的角色。她来自德国,年纪轻轻就在科学界展露了头角。和城里大多数科学家一样,她对莱恩的哲学并不热衷,她关心的是她的研究。泰拉鲍姆和苏冲的性格全然不同,苏冲是一个惟利是图的科学投机分子,可能是一个中国人,他只关心自己的实验成果能否卖个好价钱。因此,当方泰恩以资助他的研究为诱饵拉拢他时,他毫不犹豫的归入了方泰恩的麾下。泰拉鲍姆虽然“制造”出了小妹妹,但道义的谴责最终战胜了非理性,她毅然选择了走和苏冲截然相反的道路,跑到一处秘密的设施里躲起来,保护并试图拯救小妹妹。这也成为方泰恩后来一直想杀死她的事因。
苏冲是另外一个悲惨的牺牲品。与莱恩一样,他的死非常具有讽刺意味。莱恩一辈子在都在以自己的意志控制周围的人,最终,他使用Would you kindly的触发短语控制自己的亲生儿子杀死了自己,以向儿子证明他到死也没有半点悔恨的意思。
苏冲也一样,他的“杰作”是“大老爹”(Big Daddy)。大老爹最初是用来搞设施修理的机械装置,它们巨大的潜水服下包裹着有血有肉的活人,这些人被称为“候选人”。因为城市里一直冲突不断,为保护小妹妹安全的收割尸体,苏冲将大老爹重新进行了改装,所有操控大老爹的人都被进行了精神和实体的改造,包括喉结的修改和注射信息素。信息素用来吸引小妹妹。所有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大老爹变成没有头脑的机器,只为一个已经设定好的程序而奔忙:保护小妹妹。从游戏中的一卷录音带可知,一心沉迷于实验的苏冲某天不经意打了身边一个哭哭啼啼的小妹妹一巴掌,周围某个由程序控制的大老爹认为小妹妹遭到了敌人的攻击,用自己的钻头把苏冲钻死在他的实验室。这种悲惨的结局正印证了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老话:自己酿的苦酒自己喝。
极乐的启示
极乐城是以丛林竞争为主旨的西方文明的缩影,各种现实中自称高明的哲学,在《生化奇兵》这样一场艺术“测试”中,都暴露出了它们伪善的一面。世上的哲学无非两种:“头重脚轻”哲学和“脚重头轻”哲学。“头重脚轻”代表“热”,“脚重头轻”意味“冷”。莱恩无疑是“热”的代表,而在莱恩看来属于小人的那些人,如方泰恩则是“冷”的代表。“冷”和“热”本是事物的两极,它们到底是要相生,还是要相克,就看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了。
回复: 极乐城的冷与热——《生化奇兵》哲学思想浅析
很好,很深刻,可惜有人读没人顶,我顶一下,也算把良心交待出来了。。。反思一下先!~
回复:极乐城的冷与热——《生化奇兵》哲学思想浅析
支持一下 我现在就在玩这游戏哈。。还是比较不错的!~
回复:极乐城的冷与热——《生化奇兵》哲学思想浅析
帮顶回复:极乐城的冷与热——《生化奇兵》哲学思想浅析
家游~很久没买了 为能看到这样的文章而为家游高兴回复:极乐城的冷与热——《生化奇兵》哲学思想浅析
BIOSHOCK这游戏不错...............很好的游戏
是LZ自己分析的吗?厉害啊,很透彻啊。一个游戏能有这样的哲学的反思。希望给了所有玩了此游戏的人深刻的思考。
做个什么样的人,就看自己了. 时隔半年了,还是要顶啊!经典。我会考虑买个正版支持下 制造大爹地的人最后死在自己的制造品手中……
够讽刺 果然是好游戏 这么一看真是相当好的游戏,居然错过了这么久,捡回来捡回来 谢谢,对其进一步了解了。 此游戏故事背景非常强大,而且对人性的刻画也是非常深刻的,所以一直非常喜欢! 支持支持,这个游戏不错,我刚玩~ 非常喜欢此游戏的故事背景,其中很多东西都让人深思!顶一下了! 说的很不错,顶了 希望能单独提取汉化包,非常喜欢此游戏的故事背景 看你的评论。我想玩游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