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free 发表于 2012-4-29 00:29

古代武将的个人说明

喜欢的可以弄进游戏里,基本都是维基百科上的内容,自己做了概况和精炼。


王贲
    王贲,频阳东乡人,秦代将领王翦之子。秦王政二十二年王贲攻魏,引黄河、大沟水灌魏都大梁,大梁
城坏,尽取其地,魏王投降。秦王政二十五年王贲攻辽东,掳燕王喜,燕国灭亡。秦王政二十六年王贲攻齐
,一路势如破竹,直抵齐都临淄,齐王田建出降,齐国灭亡,齐人讽刺说“松耶柏耶?住建共者客耶?”史
称秦灭齐之战,至此秦国一统六国,王贲功封通武侯,曾随秦始皇东巡琅邪,其子王离也是秦代大将。

吕不韦
    战国时代卫国濮阳商人,著名政治家.广招门客以"兼儒墨,合名法"为思想,合力编撰<吕氏春秋>,先秦杂
家代表人物之一.吕不韦在赵国助嬴异人返秦国,将赵姬送给异人,生下子嬴政,又献珍宝与华阳夫人劝安国君
赢柱立异人为嗣,改名子楚.秦昭襄王嬴稷薨,安国君继位,即秦孝文王,立一年卒,子楚继位,即秦庄襄王,吕不
韦为相,封文信侯,食邑河南洛阳.三年后庄襄王薨,嬴政十三岁继位,尊不韦为"仲父".吕不韦与太后私通,后
因力衰不能负荷,以"大阴人"嫪毐伪宦官献给太后.嬴政发现奸情,还有私生子,先诛嫪毐,后流放吕不韦,吕不
韦不能自安,饮鸩自杀.

魏无忌
    信陵君,名无忌,战国时代魏国人,魏昭王的儿子,魏安釐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信陵君是战国时代著名
的政治家、军事家,魏安釐王时期官至魏国上将军,和平原君赵胜、孟尝君田文、春申君黄歇合称为“战国
四公子”。魏无忌以其出众的军事才能击败围困赵国邯郸之秦军,后又统帅五国联兵再次击败大举进攻魏国的秦军
,联军乘胜攻至函谷关,秦军紧闭关门,不敢再出关。而魏安釐王中秦国离间计罢黜了信陵君,至此信陵君
便推托有病不再上朝,终日夜夜沉溺于酒色,终因饮酒过度得病而死。

岳飞
    岳飞,字鹏举,今河南相州汤阴永和乡孝悌里人,南宋名将,中华民族英雄。一生与来自于北疆境外的
侵略者女真人建立的金国作战,为宋王朝抵御异族侵略,但是最后由于受到南宋统治者的猜忌而被监禁、杀
害。宋孝宗淳熙六年(1169年)追谥武穆,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追封鄂王,故后人也称“岳武穆”或
“岳王”。

廉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封信平君,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他曾在对齐国、魏国的战争中取得胜利。长平之战前期,他以固守的方式成功抵御了秦国军队。
长平之战后,又击退了燕国的入侵,斩杀燕国的栗腹,并令对方割五城求和。晚年时,因不得志,
他先后投奔魏国大梁和楚国,去世后葬于寿春。他和赵国上卿蔺相如之间曾发生过“负荆请罪”的故事,传为美谈;

伊尹
    伊尹为商朝初年著名丞相,政治家.他本是商汤的厨师,但有远大抱负,不甘作奴隶,利用向商汤进食机会
向商汤分析天下形势.商汤很欣赏他,取消了他奴隶身份,并提拔为宰相.他辅助商汤灭夏朝,任丞相期间,使商
朝初年经济繁荣,政治清明.太甲即位时昏庸无能,伊尹软硬皆施,把太甲流放到桐地建宫居住达三年之久.自
行摄政管治国家,直到太甲后悔才迎回.复辟执政,使太甲变成了一位圣君.历事商朝商汤,外丙,仲壬,太甲,沃
丁五代五十余年,为商朝立下汗马功劳.沃丁八年,逝世,终年100岁.沃丁以天子之礼把伊尹安葬在商汤陵寝旁
,以表彰他对商朝做出的伟大贡献.

公孙鞅
    战国时期政治家,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后裔,姬姓,故称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先
在魏国丞相公叔痤下任中庶子,公叔痤病亡之际向魏惠王举荐其后继丞相,并未采用.恰时因闻秦孝公雄才大
略而入秦,三面孝公,两次试君,被其深深的强国之志所感动,先后担任左庶长,大良造,把原本国弱民困的秦国
通过变法成为战国时期第一强国,为后期秦帝国的大一统奠定了无可动摇的基础.秦孝公薨,太子赢驷即位,赢
虔告商鞅谋反,后商鞅回到商邑,秦王发兵讨之,商鞅战败于渑池被斩于军阵之中.尸体运回咸阳被秦惠文王处
以"车裂之刑",灭商鞅之族.

魏冉
    魏冉,秦宣太后异父弟,为战国时代秦国的政治家,封穰侯。秦武王23岁因举鼎而死,没有儿子,各兄
弟争位。魏冉实力较大,拥立了秦昭王,亦帮秦昭王清除了争位的对手。之后推荐了白起,加上自己的战功
,多次战胜魏国赵国等,得到很多赏赐,比王室更富有。范雎乘机向秦昭王说宣太后,魏冉,泾阳君,高陵
君等过份奢侈,于是秦昭王免去魏冉的相国位置,把魏冉等迁到关外封邑。

樗里疾
    樗里子,嬴姓,名疾,又称“樗里疾”,秦国宗室、秦孝公之子,惠文王弟,母亲为韩国人。受封严君
,乃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及政治家,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曾辅
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国君主。秦武王驱逐张仪,魏章后,任命战功卓著的叔父樗里子为右丞相,
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进行一连串战争,以极强的军事才能从魏,赵,韩,楚等国中
夺得了大量土地,为日后秦始皇打败六国诸侯,统一中国打下稳固根基。

司马错
    司马错,秦惠王时期将领,秦国夏阳(陕西韩城)人,学属纵横家,亦能领兵战斗。曾与张仪有过辩论
,主张先伐蜀再伐韩。前316年从石牛道上纵横千里,灭掉蜀国。秦昭王二十七年(前280年)秋,司马错率
陇西兵二十万人南下东攻楚国,迫楚献出汉北及上庸地(今湖北西北部)。司马错之孙司马靳,为武安君白起
副将,起获罪,勒遂同遭赐死。司马靳的七世孙为汉朝《史记》作者司马迁。

范睢
    范雎字叔,善辩.随须贾出使齐国被疑通齐卖魏,被宰相魏齐几乎鞭笞致死,在郑安平帮助下易名张禄
潜随秦使王稽入秦.见秦昭王提出远交近攻策略,主张将韩,魏作为秦国兼并对象,与齐国等结
好.并提醒秦国王权太弱,昭王遂废太后,将四大贵族赶出函谷关,拜其为相.掌权后羞辱魏使须贾,迫使魏齐自
尽,举荐郑安平为大将,王稽为河东守.用反间计使赵国以赵括代廉颇,白起大破赵军.妒忌白起军功,借昭王迫
白起自杀.秦军围赵国邯郸,但被救援之信陵君击溃,郑安平降魏.王稽通敌被诛,故失去昭王信任,遂推举蔡泽
为相,辞归封地不久病死.

蔡泽
    蔡泽,战国时期燕国人,博学善辩,为纵横家代表人物之一。先前游学过很多大小诸侯国,但未被人发
现其才学,所以一直怀才不遇。但后来听说范雎以前推荐的郑安平和王稽都背叛了秦国,郑安平降魏,王稽
与魏国私通。所以前往秦国游说范雎让贤于他,因为秦国有一条法律:“凡荐人不效者,与所荐之人同罪。
”虽然秦昭王不加怪罪,但范雎心中已有畏惧。从而使蔡泽说服范雎成功而成为丞相。但做了几个月的丞相
,由于被别人厌恶怕被诛杀而称病让位于吕不韦,而后号为纲成君并辅佐过秦孝文王和秦庄襄王。后于秦始
皇时期死去。

鬼谷子
    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
据说其姓王名禅,号鬼谷,民间称为王禅老祖。“鬼谷”之名,由其出生地或隐居地而得,
因“归谷”亦习称为“鬼谷”,故得其名。鬼谷子被喻为纵横家之鼻祖的原因是其下有苏秦与张仪
两个叱吒战国时代的杰出弟子。另有孙兵与庞涓亦为其兵家弟子之说。鬼谷子既有政治家的六韬三略,
又擅长于外交家的纵横之术,更兼有阴阳家的祖宗衣钵,预言家的江湖神算,所以世人称鬼谷子是
一位奇才、全才。他著有《鬼谷子》一书。

伍子胥
    因父亲受到楚国太子建牵连而监禁,兄长相救失败被一同处决.伍子胥忍辱负重,费劲千辛万苦,
得到多人帮助后逃出楚国.在吴国使专诸刺杀吴王僚,协助公子光成为吴王.并派伍子胥发掘的
孙武击败楚国,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报父兄之仇.吴王与越王勾践大战,伤重不治,死前嘱
子夫差,勿忘杀父之仇.夫差打败越国后赐死子胥,子胥留下遗言要家人于他死后把他的眼睛取
出挂在东城门上,亲眼看越国灭掉吴国.夫差极怒,把伍子胥的尸首用鸱夷革裹着抛弃于钱塘江中.
后吴国果然被勾践所灭,夫差羞于在阴间见到伍子胥,用白布蒙住双眼后举剑自尽.

a67916457 发表于 2012-4-29 00:57

12里没这些人。。。就一个岳飞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古代武将的个人说明